谷歌“Nano Banana”AI模型即将入驻Photoshop,提示词编辑将无缝融入专业工作流

2025年9月12日 | 旧金山

Adobe首席设计推广大使Howard Pinsky昨日在X平台正式宣布,谷歌近期爆火的AI图像模型“Nano Banana”将于本月内以插件形式登陆Photoshop。用户届时可直接在PS里用自然语言提示词完成“非破坏性”编辑,生成的内容自动进入新建图层或蒙版,与原有选区、混合模式、调整图层等工具无缝衔接,无需跳出软件即可完成从创意到精修的全流程。
“这不是简单的‘文生图’,而是把生成式AI变成Photoshop里的一支新笔。”Pinsky在演示视频中用一句“把背景换成赛博朋克夜景,霓虹反射在她墨镜上”——不到三秒,Nano Banana便输出一张分层文件,背景、人物、镜片高光各自独立,可直接用钢笔工具继续细化。

从热梗到生产力:Nano Banana的30天闪电落地

就在四周前,Nano Banana还只是谷歌内部实验项目,因网友发现其“手不崩、脸不塌”在Reddit快速出圈。谷歌实验室副总裁Josh Woodward昨日透露,团队紧急把模型封装为“Gemini 2.5 Flash Image”接口上线,结果“TPU被跑到冒烟”:累计完成2.1亿次生成,新增1000万Gemini App用户,单日峰值请求量打破谷歌内部纪录。
与常见扩散模型不同,Nano Banana采用混合Transformer-Diffusion架构,在512×512阶段就引入矢量语义 token,官方称“恐怖谷率”低于2%,手部错误率低于0.3%。第三方评测机构ArtBench 2025给出的综合质量分达84.6,超越GPT-4o的79.1,且单次生成成本仅0.0008美元,速度比DALL·E 3快5倍。

Photoshop版功能抢先看

Adobe内部文件显示,Photoshop集成插件暂命名为“Generate Layer”,入口位于顶部工具栏“编辑”菜单,快捷键Cmd+Shift+G(Win:Ctrl+Shift+G)。核心亮点包括:
  1. 选区感知:对任意选区输入提示词,模型仅重绘选中区域,边缘自动羽化1-3像素,保持纹理连续。
  2. 多层输出:一次生成最多可返回4个版本,每个版本自动置入独立图层并附加矢量蒙版,方便后期微调。
  3. 风格锁:可上传参考图,Nano Banana会提取色调、笔触、材质特征并生成“.style”文件,后续编辑一键复用。
  4. 本地缓存:常用提示词组合将缓存在本地SQLite库,断网也能调用;敏感项目可切换至“离线模式”,所有推理跑在本地8bit量化模型,不上传像素数据。

行业震荡:AI图像进入“分层精修”时代

“过去我们讲‘AI生图’,现在讲‘AI生图层’。”Adobe数字媒体副总裁Maria Yap在媒体圆桌表示,Nano Banana的接入意味着生成式AI正式跨过“可用”门槛,进入“可商用、可精修、可版权追溯”阶段。Getty Images同日宣布,将对Nano Banana生成的Photoshop分层文件开放版权预认证,只要上传PSD,可在10分钟内返回权利状态与潜在风险报告。

结语

从“热梗”到“生产力”,Nano Banana只用了30天。当提示词遇见选区、当AI图层遇见钢笔工具,Photoshop的这次升级或许将重新定义“P图”二字——以后,设计师的鼠标不再只是移动像素,而是直接移动语言。